传统锔艺
传统锔艺,不仅是修复,是艺术,还传递了尚俭的美德。
传统锔艺历史悠久,早在唐代就有记载。
这门手艺分布广泛,在全国各地都有。锔匠又名锢炉匠或锢漏匠,是过去老百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修补匠之一。锔瓷是伴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发展而诞生的,瓷器有个缺点就是性脆怕摔,破碎了也不舍得扔掉,而让锔匠修好后继续使用,减少了购买新瓷器的费用,也让锔匠得到了劳动报酬,从而推动了锔瓷业的发展。 在唐代《辞源》中就有记载关于锔瓷的人和事,唐代范摅的《云溪友议》卷九中记载:胡钉铰,本名胡令能,唐贞元,元和间人,名令能,以钉铰为业,远近号为“胡钉铰”,现在在山东地区尊奉其为锔匠祖师爷(胡鼎真人)。明代李时珍(1518-1593年)在《本草纲目》第十卷《石部四》中称金刚石“其砂钻玉补瓷,故谓之金刚钻”。
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(1552-1610年)曾在书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,书中也有对锔器的生动描述。至今我国遗存的各个时期的锔器实物比比皆是,锔匠是当年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匠人之一。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,锔匠就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。现在收藏市场的兴旺,也带动了锔瓷业的兴起,使这一技艺又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,现代人对锔瓷匠人的要求越来越高,不仅仅只是把残的器物锔补实用就可以,而是要求艺术再造,使其锦上添花,这就要求锔瓷匠人掌握更多技艺,才能把器物修理的更加完美,如金属錾刻、钣金整形、珐琅彩、金银错、镶嵌、做件、包镶等工艺都要掌握,并对器物美学、造型、审美都要深入了解,才能成为一位合格锔匠。
锔艺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
传统锔艺,不仅是修复,是艺术,还传递了尚俭的美德。

1
工艺特征
传统锔艺工艺传承了上千年,古人摸索出来很成熟的工艺,都是用物理的方法修复,天然环保,古拙大气。传统锔艺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,包括嵌补、修补、配饰等多道复杂技艺,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才能掌握。
2
美学特征
在当下,主要是将破碎瓷器、古董修复成为具有美学价值的工艺品或收藏品。
3
倡导环保
低碳理念。
4
普及面广
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,收藏人群的增多,收藏品的修复、再造及个性化艺术品等方面的需求量大增,现在急需这方面的人才。